上海作为国内一线大城市,公司很多,机会更多,因此成为许多大学就业生所向往的城市。但多年来上海的就业市场的就业职位一直都是僧多粥少,能被上海企业所录取的始终是那么一小部分,而这一小部分人的普遍特征是高学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哪怕招进来一批博士来做清洁工,也不肯放下高学历招聘的架子。无数低学历的人才被挡在企业的门外。
然而“唯学历是举”的上海就业原则,并没有给上海的企业带来良性的结果。实际上现在的上海企业已经陷入招聘尴尬的怪圈:真正需要的人才招不来,不需要的人才一大堆。高学历听着好听、看着好看但是未必实用,不实用也就没法给企业带来发展,带来利润。
在
上海人才市场片面追求高学历的同时,韩国在人才的选择给予我们很大的警醒,韩国人和上海人正好唱反调:高学历者靠边,低学历者抢手。由于这个搞法,很多大韩民国的博士和博士后被逼隐瞒自己的真实学历去应聘,否则他们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还有一个例子,在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在人才聘用的条件上,对于学历要求根本已经做到了漠视,因为聪明的美国人懂的变通:学历和能力根本就是不搭嘎的事情,丝毫没有一个正比关系。
从本质上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追求更高的学历,根本上是为了充实自己,而不是像中国学生一样,纯粹的为了高薪和好找工作。
上海的用人单位的“唯学历是举”的招聘,分析起来主要有下面几个误区:
专业技术不对口
很多企业需要的是专业的技术对口人才,是需要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而这些能力和是否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完全不相干的,在招募这些人才方面设立学历障碍完全属于脑残行为。职业类学校的毕业生对于本科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这些职位上更容易胜任。
低薪酬买高学历
在目前就业形势下,上海的人才出现供大于求的高压,就业学生过于富余,所以不可避免的就业学生要自压身价,降低自己的就业条件。而很多企业也就借此把高学历就业生一网打尽全部拉进自己家。反正开除的薪水也不会很多,至于职位合适不合适,先招募进来再说。而实际上,企业在认为自己赚了便宜的同时,人才也在不断的流失,因为不合适的岗位和不对等的薪酬是很难留住人的。
装点门面
很多企业认为招一些高学历的人才进企业,能够弥补企业规模小,声誉低等方面的不足,壮大企业气势,体现企业实力。事实上呢?高学历的研究生,博士生,他们在专业知识也许拥有扎实的基基本功,但是却不一定适用于对于实用性要求很强的职位。因此,即使是高价招揽高学历人才,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华而不实,性价比太低。
上海就业网认为:在目前的“学历时代”之下,
上海人才网上的企业仅仅聪明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眼光。及时转变人才招聘观念,走出高学历的误区,才能比同行企业胜出一筹。所谓“英雄不问出处”,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能力,它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砝码。
上海就业网(www.sh91.com)一直都帮助企业们选择有能力有特长的专业人才。无论是高学历还是低学历,只有最适合的才能在企业扎根,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