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大所等事业单位如何与体制外的企业单位进行产业融合?这始终是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发展的难点问题。最近这个难题有了“求解”的路径。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复旦医学院、龙华医院等十几家部、市属事业单位,和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聚科生物园等几十家企业,以“资源联动、品牌共享、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模式,结成“枫林产业联盟”。随着联盟的建立,大院大所部分科技资源和科研成果,包括一些大医院和一些名医独有的秘方、单方等将登上市场合作研发平台。
枫林及周边地区拥有密集的生命科学资源,中科院下属的上海生命科学院、有机所等一批国家级基础研究机构,复旦、交大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多所医科类高等院校,中山、五官科等9家三级甲等医院,近30多个不同学科的临床医理研究基地,20余个国家级、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皆云集于此。“每个院所都有一摞一摞的科研成果躺在那里,每年这里都会诞生几个国家级科技大奖”。由于三级甲等医院密布,这里也是医药消费市场的腹地。
多年前,徐汇区为将这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了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区科委有关负责人说,原本想,每家院所只要“漏”出一点科研资源,比如人才、设备、成果,进行一般项目合作就可以了,但大院大所是国家财政预算的事业单位,很少有市场经营项目。再者,由于管理体制不同,大院大所一般只和系统内单位发生关系,缺少和地方合作的市场路径。
为了打通这条路径,最近,徐汇区以“1+X”方案,即以中科院上海分院、复旦医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中医大、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中科院巴斯德研究所等十多家单位为“1”个核心,以漕河泾开发区、聚科生物园、伊泰利生命健康科技园等几十家加盟单位为“X”,共同组成枫林产业联盟。联盟从信息整合、空间资源联动、联合招商三方面运作。首先建立联盟网络平台,将成员单位部分科研成果、数据样本、楼宇资源、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等信息,通过联盟平台统一向外发布。把各单位拿出的楼宇资源集中起来,以枫林产业联盟的牌子统一对外用于招商。联盟将引进知名度高、市场人脉广的中介服务组织,为科技成果和投资者“配对”。区政府将计划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扶持枫林产业联动发展。
目前联盟的成立大会虽还未开,但成员单位的热情已经“萌动”。中山医院在最近一次专题学术会上,已打出“第一届枫林发展论坛”的牌子。复旦上海医学院、中山医院、龙华医院、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院校,有意拿出40多项科研成果和秘方,准备和投资者合作。为缓解枫林地区紧缺的楼宇资源,区国资委、有机所、龙华医院、中山医院等成员单位共拿出23.2万平方米楼宇、17.6万平方米的会议中心给联盟用于统一对外招商。区政府财政对符合枫林产业发展导向的入驻企业,将按枫林产业政策给予相关资金补贴。
“枫林产业联盟的发展目标是,把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建成生命科学研发、临床研究、服务外包和生物医药公司总部集聚的市场高地。”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最近强生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已准备进入枫林。日本EPS集团已经和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成立了益新国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并开始逐步收购EPS在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地区子公司的临床研究业务。该负责人认为,国外生物产业巨头看“热”枫林,如果枫林本土的产业资源也激活了,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互动下,枫林成为有影响力的市场高地的目标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