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涨幅跑不赢CPI,吃什么都觉得贵,更何况是过中秋节!在月饼涨价、中秋饭涨价、应节货涨价的一片“涨”声中,平日难得对柴米油盐有切肤之感的白领们,也开始这个节日hold不住。CPI高涨之下的通胀压力,已经开始触动到了这个“小黄金周”的消费表情,白领们过节也开始“紧巴巴”了。
七成团圆饭价格至少贵一成
今年羊城“中秋饭”普遍涨价,赶在中秋节前,记者搜罗广州大小餐厅发现,今年想要在中心城区吃顿便宜实惠的中秋饭还真不容易,走访了10多家餐厅,七成中秋团圆饭价格都涨了一到两成。广州某知名潮菜酒家今年中秋饭包间的最低消费大约较去年涨15%左右,各种菜式的价格也较去年提升10%左右。广州市某老字号酒楼今年该酒楼中秋团圆饭最低价格1000元/席,与中秋团圆饭最低消费有800元/席的价格相比,贵了两成多。
对于中秋家宴价格飙升,记者采访多名消费者发现,连写字楼里的白领们也喊“价高吃得受伤”。记者发现,为吃到便宜实惠中秋家宴,不少市民尤其年轻人开始转向价格相对便宜的市郊觅食,番禺、南海等地酒楼被带旺。
一位颇有经验的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在广州人过中秋节,席上需要有鸡、鸭、虾、鱼、蟹、芋头等应节食物,这样的餐单按照10个人一桌计算,中秋当晚没有千把元是肯定不行的,但在番禺农庄,同样的菜单至多只需800元。
另外,有精明消费者则想出“团购”省钱方式,不少爱好网购、团购的年轻白领,早早就开始了团购了中秋团圆餐。而爱好DIY美食的市民则呼吁大家“回家吃饭”,在家吃饭既省钱更有团圆氛围。
物价涨得快,白领过节也精打细算
在原本是花钱高峰期的节假日,简包装、团购、DIY渐成为今年中秋前夕的“热词”,字字显现出精打细算一个“省”字。
小刘是珠江新城一家银行的公司职员,尽管月工资近万,但临近中秋,孝敬父母、感谢朋友等花销让他透支得有点大呼“顶不住”。买两瓶白酒孝敬老父亲,买盒月饼礼盒、海鲜礼盒送客户,请亲戚朋友吃几顿饭,再吆喝兄弟们聚一聚……小刘感慨,“东西涨价太快,现在简简单单过个节都比以前手头‘紧’。”
记者走访发现,小刘的感受只是一个缩影,CPI高涨之下的通胀压力,已经开始触动到羊城百姓的小黄金周的消费表情。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4%,然而转眼一个月之后,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涨幅就突破6%,高达6.5%。
物价不断上涨之下,让一些以往难得“居家过节”的白领和小年轻,纷纷开始选择DIY和“拼”一族。不少网民还在网上大晒节日衣、食、住、行省钱经。除了想出“省”招应对必须的中秋团圆饭之外,还有不少年轻白领打起算盘如何在购物上“省”。一位“省钱大计”网友直接告诫网民“能不买就不买,买衣服的时候绝对不买非折扣服装;买衣服的时候去实体店看好型号款式,回来网上淘,这样能省下一大笔的花销。”甚至有网友提出,加班过节最实在,既能领加班费,还可以省下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