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了解到,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份额跃居世界第四位。
娄副部长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蓬勃发展是由于我国软件企业经营模式转变后迅猛发展的结果。我国软件企业实现了从作坊式单体经营,向工业化模式的转变,其中最大的突破在于引入CMMI项目管理体系,具有了在软件产品质量上的全程控制能力。
从产品研发到软件提交,软件企业需要全程对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对项目的每个进程节点进行严格的测试,以保证软件项目最终达到欧美、日韩等企业的高质量要求,从而承接更多规模庞大的软件外包项目。
历数我国已经通过CMMI认证的企业的目录,不难发现,截至2007年,通过CMMI最高等级五级认证的企业共有19家,通过CMMI3级认证,即有能力承接外包项目的软件企业有百余家。这就是说,我国还有数千家软件企业未能通过认证标准,无法获得外国企业的项目。这些企业中,超过八成的企业测试队伍不足10人,中高端测试人才更凤毛麟角,根本不足以承担高规格的软件系统测试工作。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在我国专业软件测试人员大概只有五万人,且大多是初级的测试人员,具有丰富经验的测试人才不足万人,这样的情况必然使软件企业的发展受阻,进而影响整个软件产业。某软件企业测试总监张宏对记者诉苦道:“现在公司的软件质量管理人才奇缺,五六个测试组从组建伊始,就从来没有满员的编制,根本无法承担大型项目的测试工作。”调查显示,我国软件测试人才缺口已达3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15-20%的速度上升。
目前正处于“十一五”计划实施的关键时期。我国软件产业虽然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测试人才缺乏也成痼疾。因此加紧建立、健全软件测试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从根本上解决软件产品质量全程控制问题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