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做好人也要有牙齿
作者:第一财经 时间:2013/7/16 阅读:586次
【袁岳】花开在眼前,对于每一个曾经经历过过去30年或者30年中间一部分的中国人来说,过去的这些日子是让我们心情摇荡的历程。在2008年的最后一个月里,第一财经把过去的30年改革开放精彩的片断和精彩镜头,浓缩成礼物呈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这就是激荡1978—2008。从这个激荡中我们回顾了30年的事件、人物、机构、公司,尤其聚焦在财富在过去30年的变化。今天我们这期节目是特别的节目,有若干位采访过“传奇般的人物”的人物,我们今天邀请他们到我们现场,去采访那些传奇中的人物,是我们经常听说,也经常看到他们的公司纵横在商海江湖上的老江湖,在这个特别的节目中回顾30年,也许有些历史上凝重的事实在他们面前没有那么凝重了。今天我们是笑看历史,看历史是为了看到更远的将来,花开在眼前。
到场九位评论员:
罗振宇:第一财经资深评论员、曾任中央电视台《对话》制片人。
秦朔:《第一财经日报》总编、曾任《南风窗》总编。
何力:《第一财经周刊》总编,曾任《经济观察报》总编。
吴晓波:财经作家、《激荡30年》作者。
王志纲:王志纲工作室首席战略顾问。
刘东华:《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
胡泳: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总编。北京大学新闻系的副教授。主编。
谢艾林:光和传播公司董事长、曾任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部主任。
石述思:《工人日报》要闻版主编,也是资深的财经人。
柳传志
披荆斩棘,成绩卓著,他被称为“IT教父”。
1984年,四十岁的他离开中科院计算所,凭20平方米小平房、2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创业生涯,并走出了一条中国式IT发展之路。
做事业,他强调立意,牢记目标不松懈,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带人才,他挑选会打仗、不服输、胸怀大志的干将。
论管理,他创造了一套“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为理论核心的管理体系。
在他的内心世界,有一座“珠峰”,而他就是登山者。通过每次爬一小段、做对一个决定、追求一个目标,最终达成难以想象的成就。
从当年的贸工技小厂变身为全球500强,它的腾飞浓缩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荣耀。如今,他功成身退,转而在投资界大展拳脚,完成了从创实业向资本运作的华丽转身。
30年,他始终倔强地站在历史中。无论财富权势、榜单排名如何变换,他始终是公认的中国改革开放商业领袖!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