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上海就业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HR资讯 > 招聘选拔 > CIO该如何突破职业天花板
CIO该如何突破职业天花板
作者: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 时间:2013/7/16 阅读:493次
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简称CIO)是负责一个公司(或企业)信息技术和系统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他们通过指导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公司的目标。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表明,CIO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决定了一个理想的CIO应该是兼具经营管理与信息技术两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简单说合格的CIO是“计算机出身且通晓经营的管理者”。

  CIO职业发展的困惑

  
进入企业管理层的CIO是令人羡慕的,然而从向阳生涯众多咨询案例中看到,现实中的CIO们却因为年龄、管理经验缺乏,以及决策层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态度等诸多因素时刻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忧心忡忡。

  职业生涯维持期

  按照当前IT从业人员的发展特点,一个IT人员做到CIO一职,年龄通常在40~45岁之间。根据舒伯(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这一年龄段的人处于职业维持期。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本能,他们对职业的关注点往往集中于保持自己已经到达的地位和有利现状,而对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信息的兴趣逐步下降。但这对于日新月异的IT信息产业人员,则是最危险的关键转折期。由于IT产业的特性,CIO们采用只守不攻的策略并不能保证自己顺利渡过职业生涯维持期。

  
生涯高原

  洪向阳认为,对于从技术路线走上管理层的CIO,无论出于年龄还是职位,若任其自然发展后续上升空间已经不大,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职业的“生涯高原”(或职业天花板)。有些CIO虽然对目前职业状况基本满意,但是不能确定下一阶段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在犹豫间陷入职业停滞;有些CIO遭遇薪资封顶,委曲求全中暂时保持了权位,但职业价值却处于下跌状态;40岁对CIO是个坎,过了这个年纪,技术生涯即告终结,若无新的突破,那就意味着如同业内人士调侃的一样,再一次印证了CIO除了指首席信息官外的另一层含义:“Career Is Over”(职业生涯已经结束)。

  
有名无实

  9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企业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80%以上的国家重点企业逐步设置了CIO或相应的职位。然而和国外同类企业的CIO相比,在职责和权限方面却有着显著的差异。国内企业的CIO仍然扮演着技术主管的角色,其管理的对象是信息技术部门,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企业各个职能部门提供技术性服务工作,这与CIO原本的意义有本质差距。真正意义上的CIO从事的是决策性工作,他要为企业整体信息化的发展负责,其管理的对象是整个企业。不同企业文化和认识的差异,使得国内多数企业的CIO有名无实,体现不出CIO对企业发展的价值。因而许多CIO往往有被忽视、前途黯淡、无发展动力的感觉。

  
CCDM职业规划师建议

  
CIO们从年龄上看虽然逐步进入职业发展的后期,但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却处于生涯维持期和衰退期的转折点上,如果规划得当将迎来人生发展的第二春。CIO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以下CCDM职业规划师提供的发展策略:

  职位自我调整

  
CIO若想真正成为公司有决策权利的管理人员,可根据面临问题的不同分别采用外向调整和内向调整两种方法:

  就企业对信息化态度的不同,目前CIO们面临的境况可分为三类A类,公司决策层对信息化认识到位,CIO只需要顺理成章地去执行,并在一些问题上保持与决策层的沟通。这类公司是CIO们所向往的;B类,公司决策者对信息化有认识,但并不关心,这需要CIO要对信息化有很深刻的理解,采用内向调整的方法让自己的职责从系统维护等基础工作中脱离出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去,为自身职位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C类,公司决策者对信息化没有认识毫不关心,毫不支持。这种情况下,要么选择做老黄牛,要么采用外向调整的方法进入A类公司。
来源: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