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是人才国际化流动的成功案例郭晶晶/吴敏霞体现团队精神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但是职场人显然还是意犹未尽。近日,某网站展开了奥运精神在职场特别调查,结果得到了职场人的积极响应,共有5000多人参与了调查。更有意思的是,不少职场人从烽烟弥漫的奥运赛场上看出了职场风云:率领美国队夺得银牌的“铁榔头”是人才国际化流动的成功案例;郭晶晶/吴敏霞的稳健表现,最能体现职场的团队精神。
彼此信任、目标一致
——职场人最看重
郭晶晶和吴敏霞这对黄金组合再次成功夺冠,她们的默契配合无不令人称赞。在银行工作的小姚对记者说:“很多人看她们入水时的表现,而我更喜欢这两个人天衣无缝、协调一致的动作;如果在职场中,一个团队的成员都能有这样的合作、协调的精神,许多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在本次调查中,分别有33.70%和33.50%的人把郭晶晶与吴敏霞的表现和“信任”、“目标一致”画上了等号,并认为这两项素质是职场人最应该具备的,甚至高于“工作态度”。
职业顾问郝健认为,团队合作能力的确是职场人必须掌握的工作技能,在职场中,个人的工作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当面临需要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时,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正确地认识团队合作,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
人才国际化流动
六成职场人支持郎平
调查结果还显示,65.7%的职场人对郎平执教美国女排表示支持。网友“TM360”说,“很多人觉得中国女排的标志性人物率领另外一个国家的队伍在奥运会上披荆斩棘,成绩还好于本国的球队,在情感上有点接受不了。我倒觉得中国的人才能够在国际化流动中获得成功和认可,恰恰是中国强大的表现。”
郝健指出,单单从郎平的个人职业生涯来看,她无疑是成功的,但并不是人人可以模仿、复制的。在当今职场中,人才国际化发展越来越成熟,人才流动也越来越大,面临这种趋势的时候,职场人更要冷静面对,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要有正确的分析和认识,不能人云亦云冲动地加入到人才国际化流动中去。当然,固步自封也不是正确的态度,认清形势、剖析自我、勇于挑战,才能让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更加的顺利。
栾菊杰“高龄”参赛
引发职业寿命大讨论
50岁的栾菊杰重新站在了奥运赛场上,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此次调查中,七成职场人对栾菊杰的参赛表示支持,从而也引发了职业寿命的大讨论。
刘晓婷是即将踏入社会的一名大四学生,暑假正在一家外贸公司实习,尽管踏入职场时间不长,但她却挺有想法。“我现在跟业务员学习,虽然觉得毕业后自己能够胜任这个岗位,但是我还是更想去做财务方面的工作。财务工作职业寿命很长,还可以做兼职,比较符合我按部就班的性格。”刘晓婷说,“栾菊杰‘高龄’参赛,不光体现奥运拼搏精神,更说明她选择了一份寿命较长的职业,很值得我们职场新人借鉴。”
郝健告诉记者,“职业寿命有主观和客观因素。客观如职业特点、技术发展、行业变化,经济环境等。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不一定要把职业寿命看得太重,“每个人的职业倾向不同,不同的职业选择是正常的,其因素包括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等。单一地以职业寿命来区分岗位好坏是不明智的。况且现在的人才流动性越来越大,一个人终身从事一份职业的概率也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