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工程学毕业生需要有国际视野
作者: 时间:2013/7/16 阅读:501次
当今的工程学毕业生需要有国际视野,融合中外的高等工程教育是培训新一代工程师的当然模式。25日在上海举行的"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香港理工大学负责学术发展的协理副校长麦福达博士做出了以上表示。
在题为《高等工程教育以成效为本的中外合作》的演讲中,麦福达博士指出,工程学生的国际合作所要达到的具体成效,人们常提到的包括(1)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2)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体验和尊重;(3)凭借多姿多彩的思维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4)提升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
他说,除了以上列举的目标,国际交流、合作对工程学生还有更为具体的、特殊的意义。工程与设计是分不开的。工程和设计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工程师需要在各种限制因素中寻求设计的优化,提供最好的设计效果。国际合作使工程学生置身于不同的真实场景中,面临这些真实场景的挑战。在工程学生自己所熟识的场景里可能是最好的设计,在另外一个时空里面就不一定行得通,不一定达到最佳效果。
通过国际合作,学生可以面对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经济条件对工程设计的要求。工程学生要注意学习、实践所在地区的人们的做法是如何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科技的发展进程以及国际环境因素相关联的。通过这样的了解、学习,学生就有可能避免他人在发展过程中曾犯过的错误。这实际是培养工程学生整合多向度因素的能力。
麦福达博士在演讲中列举了留学生互换、教授互访和科研项目合作等几种工程学生国际合作的方式以及合作的不同平台。他举的例子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学分互认、联合授予学位的做法;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的全球联合设计项目以及学生交换和实习的做法,还有上海同济大学与中德工程学院、中意学院的三加一合作模式。
来源:上海就业网